热疹子怎么治疗
热疹子一般是指痱子,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痱子粉、涂抹炉甘石洗剂、穿着宽松衣物、避免高温环境等方式治疗。痱子通常由汗液排泄不畅、皮肤表面细菌感染、高温高湿环境刺激、衣物摩擦刺激、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等原因引起。
1、保持清洁干燥
每日用温水清洗患处,水温控制在32-37摄氏度为宜,清洗后轻轻拍干水分。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过度搓洗,防止破坏皮肤屏障。婴幼儿患者家长需注意及时更换尿布,保持会阴部干爽。清洁后可薄涂无香料润肤乳,帮助修复皮肤屏障功能。
2、使用痱子粉
痱子粉主要成分为滑石粉、氧化锌等,能吸收多余汗液并减少摩擦。使用时避开眼周及呼吸道,防止吸入性肺炎风险。儿童使用时家长需将粉末倒在手心后再轻拍于患处,禁止直接喷洒。皮肤有破损或渗出时禁用痱子粉,可能加重局部刺激。
3、涂抹炉甘石洗剂
炉甘石洗剂含炉甘石和氧化锌,具有收敛止痒作用。使用前摇匀,棉签蘸取后点涂于皮疹处,每日2-3次。该药物可能引起皮肤干燥,婴幼儿使用后家长应观察是否出现脱皮现象。合并化脓感染时需配合抗生素软膏使用,如莫匹罗星软膏。
4、穿着宽松衣物
选择纯棉、真丝等透气面料,避免化纤材质加重出汗。衣物款式应宽松,领口、袖口等部位不宜过紧。新生儿建议穿连体衣减少腰部摩擦,家长需注意及时更换被汗液浸湿的衣物。高温环境下可准备多套衣物随时更换,保持皮肤干爽。
5、环境调节
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摄氏度,湿度控制在50%-60%为宜。使用空调或风扇时避免直吹,可配合加湿器防止空气干燥。午间高温时段减少户外活动,必须外出时可使用遮阳伞等防护工具。婴幼儿睡眠时家长需注意调节被褥厚度,防止过热加重症状。
热疹子患者应避免搔抓患处,防止继发感染。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如西蓝花、猕猴桃等,有助于皮肤修复。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促进汗液排出。若出现脓疱、发热等感染征象,或皮疹持续3天未缓解,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婴幼儿患者,家长需特别注意观察精神状态变化,避免发生热性惊厥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