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血压多少为低血压
成年人血压低于90/60毫米汞柱通常属于低血压。低血压可能由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视物模糊等症状。
1、生理性低血压
部分健康人群可能存在长期血压偏低的情况,常见于体型消瘦的年轻女性或运动员。这类低血压通常无伴随症状,与遗传体质、长期运动训练等因素有关。日常可通过适量增加钠盐摄入、规律有氧运动帮助维持血压稳定,无须特殊治疗。
2、脱水
体液丢失过多是急性低血压的常见原因,可能与高温作业、剧烈呕吐腹泻、过量利尿剂使用有关。患者除血压下降外,常伴随口干、尿量减少、皮肤弹性降低等脱水体征。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同时治疗原发疾病。
3、内分泌疾病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会导致醛固酮分泌不足,引发慢性低血压伴皮肤色素沉着、食欲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引起代谢率下降,表现为血压偏低合并怕冷、便秘。确诊需检测血清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甲状腺激素水平,需长期服用氢化可的松片、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
4、心血管疾病
严重心律失常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可导致心输出量骤减,引发晕厥和血压骤降。急性心肌梗死可能因心泵功能衰竭出现心源性休克。这类患者需立即心电监护,必要时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或使用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维持循环。
5、药物因素
过量服用降压药如硝苯地平控释片、盐酸普萘洛尔片可能诱发医源性低血压。抗抑郁药盐酸阿米替林片、抗帕金森药甲磺酸溴隐亭片等也具有降压副作用。出现药物相关低血压时应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同时监测立卧位血压变化。
日常建议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可穿弹力袜改善下肢静脉回流。饮食中适当增加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12的食物如鸡蛋、瘦肉,避免空腹饮酒。若反复出现眼前发黑、晕厥等症状,需完善动态血压监测、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老年患者需特别注意预防跌倒等继发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