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和汗疱疹怎么区别
脚气和汗疱疹可通过皮损形态、发病原因、伴随症状、好发季节及治疗方法进行区别。脚气主要由真菌感染引起,表现为脱屑、水疱或糜烂;汗疱疹则与汗腺功能障碍相关,呈现密集小水疱伴剧烈瘙痒。
脚气医学上称为足癣,由皮肤癣菌感染足部皮肤导致,常见红色毛癣菌或须癣毛癣菌。典型症状为趾间浸渍发白、足缘环形脱屑、足底角化过度,可能伴随瘙痒或异味。夏季潮湿环境易复发,真菌镜检可确诊。治疗需外用联苯苄唑乳膏、硝酸咪康唑散等抗真菌药物,严重时口服特比萘芬片。
汗疱疹属于湿疹样皮炎,与精神压力、过敏体质或局部多汗有关。皮损为手掌、足底对称分布的深在性小水疱,疱液清亮,破溃后形成领圈状脱屑。春秋季高发,一般不传染。急性期需外用卤米松乳膏控制炎症,反复发作可尝试紫外线疗法。日常需避免接触洗涤剂并保持皮肤干燥。
两类疾病均需注意足部清洁护理,穿透气棉袜及宽松鞋履,避免共用拖鞋或修甲工具。脚气患者应定期消毒鞋袜防止交叉感染,汗疱疹患者需减少手足过度清洗。若皮损持续加重、出现化脓或发热,应及时就医排查继发感染。饮食上限制辛辣刺激食物,过敏体质者需记录可疑致敏原。保持规律作息与情绪稳定有助于汗疱疹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