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没掉里面又长新牙怎么办
乳牙未脱落而恒牙已萌出时,可通过拔除滞留乳牙、观察恒牙位置、口腔正畸干预、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复查等方式处理。这种情况多由乳牙根吸收延迟、恒牙萌出方向异常等原因引起。
1、拔除滞留乳牙
乳牙滞留阻碍恒牙正常排列时,需由口腔医生评估后拔除。乳牙牙根未完全吸收可能导致拔牙过程中断根,术后需观察创面愈合情况。拔牙后可能出现暂时性出血或肿胀,可用无菌棉球压迫止血。
2、观察恒牙位置
恒牙萌出位置异常需通过X光片评估牙根发育情况。若恒牙偏离牙弓但角度可自行调整,可暂不干预。定期拍摄牙片监测恒牙移动轨迹,必要时配合咬合诱导装置辅助矫正。
3、口腔正畸干预
恒牙严重错位时需早期正畸治疗,常用活动矫治器或2×4固定矫治技术。对于前牙区双排牙现象,可采用片段弓技术排齐牙齿。正畸过程中需特别注意乳恒牙替换期的咬合关系重建。
4、保持口腔卫生
乳恒牙并存期间需加强刷牙清洁,推荐使用儿童含氟牙膏及小头软毛牙刷。每日至少两次刷牙,重点清洁牙齿邻接面和牙龈边缘。可使用牙线清理乳恒牙之间的食物嵌塞,预防邻面龋发生。
5、定期复查
建议每3-6个月进行口腔检查,通过临床检查和影像学评估恒牙萌出进度。对于存在多颗乳牙滞留的儿童,需排查全身性疾病如锁骨颅骨发育不全等。复查时需记录牙列发育阶段,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
日常需控制高糖饮食摄入,避免进食过硬食物造成乳牙外伤。鼓励儿童多咀嚼粗纤维食物促进颌骨发育,如苹果、胡萝卜等。建立早晚刷牙习惯,必要时使用菌斑显示剂检查清洁效果。发现恒牙萌出异常应尽早就诊,避免错过最佳干预时机。定期口腔检查可及时发现问题,多数情况下通过早期干预能获得良好咬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