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什么
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呼吸道病毒等。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通常由多种病原体引起。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细菌性病原体,约占病例的30-50%。流感嗜血杆菌是另一种常见的细菌病原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更为常见。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是非典型病原体,在年轻人和学龄儿童中较为常见。呼吸道病毒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也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在冬季更为流行。这些病原体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可引起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等典型肺炎症状。
预防社区获得性肺炎应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高危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可考虑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均衡饮食提高免疫力也有助于预防肺炎。出现持续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