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盆腔炎后要注意什么
患有盆腔炎后需注意避免过度劳累、禁止性生活、保持会阴清洁、遵医嘱规范用药、定期复查五项核心事项。盆腔炎多由病原体感染引起,及时干预可降低慢性盆腔痛或不孕风险。
1、避免过度劳累
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1-2周,恢复期每日活动时间控制在6小时内。长时间站立或剧烈运动会加重盆腔充血,导致下腹坠痛加剧。建议采用半卧位减轻炎症渗出物对子宫直肠陷凹的刺激。
2、禁止性生活
治疗期间需完全禁止性生活2-3个月。性交可能将外源性病原体带入生殖道,同时性兴奋引起的盆腔充血会延缓炎症吸收。伴侣需同步接受检查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3、保持会阴清洁
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1-2次,避免使用碱性洗剂。经期需每4小时更换卫生巾,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坐浴温度应维持在38-40℃,每次不超过15分钟,可加入适量高锰酸钾溶液。
4、规范用药
需完整服用医生开具的抗生素疗程,如头孢克肟分散片联合甲硝唑片。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合并阴道炎需配合克霉唑阴道片。切忌自行增减药量或中断治疗。
5、定期复查
治疗结束后第1、3、6个月需复查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培养及盆腔超声。慢性盆腔炎患者每半年应检测CA125和血沉指标。出现发热或白带异常需立即复诊。
饮食上需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奶,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限制辛辣刺激食物。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但避免骑自行车等压迫盆腔的运动。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有助于免疫力恢复,冬季注意腰腹部保暖,洗澡水温不宜超过42℃。若计划怀孕应在医生评估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