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易和哪些疾病混搅
子宫内膜异位症容易与盆腔炎、卵巢囊肿、肠易激综合征、子宫腺肌病、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混淆。这些疾病可能表现出相似的下腹痛、月经异常等症状,需通过专业检查鉴别。
1、盆腔炎
盆腔炎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均可引起下腹坠痛及性交痛,但盆腔炎多伴有发热、分泌物增多等感染症状。盆腔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胶囊、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则无感染表现,疼痛具有周期性。
2、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均可能导致盆腔包块,但普通卵巢囊肿多为单侧、活动度好,而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常与周围组织粘连。卵巢囊肿可能引起扭转或破裂,需超声监测,必要时行腹腔镜手术切除。
3、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与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均可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和腹胀,但前者排便后症状缓解,后者症状与月经周期相关。肠易激综合征以调节饮食和缓解压力为主,可遵医嘱使用匹维溴铵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蒙脱石散等药物。
4、子宫腺肌病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均属于雌激素依赖性疾病,但腺肌病病变局限于子宫肌层,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和子宫均匀增大。超声检查可见子宫肌层增厚,治疗可选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如亮丙瑞林注射液。
5、泌尿系统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与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均可出现尿频尿急,但前者尿常规可见白细胞,后者症状与月经周期同步。泌尿系统感染需使用抗菌药物如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呋喃妥因肠溶片、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而子宫内膜异位症需激素或手术治疗。
出现不明原因盆腔疼痛或月经异常时,建议尽早就医完善妇科检查、超声或腹腔镜检查。日常避免过度劳累,经期注意保暖,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缓解症状。饮食上可适量增加深海鱼、坚果等抗炎食物,减少辛辣刺激及高脂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