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飞蚊症怎么办
飞蚊症可通过玻璃体消融术、玻璃体切除术、药物治疗、激光治疗、调整用眼习惯等方式治疗。飞蚊症通常由玻璃体液化、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病变、葡萄膜炎、眼外伤等原因引起。
1、玻璃体消融术
玻璃体消融术适用于玻璃体混浊较明显的患者,通过激光将玻璃体中的混浊物气化,从而改善视觉质量。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可能需要重复进行。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眼压波动。
2、玻璃体切除术
玻璃体切除术适用于严重的玻璃体混浊或合并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通过手术切除混浊的玻璃体。该手术能彻底清除混浊物,但存在视网膜脱离、感染等风险。术后需定期复查,监测眼底情况。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或治疗原发病,可遵医嘱使用卵磷脂络合碘片、氨碘肽滴眼液、普罗碘铵注射液等。卵磷脂络合碘片有助于促进玻璃体混浊吸收,氨碘肽滴眼液能改善眼组织代谢,普罗碘铵注射液适用于炎症性飞蚊症。
4、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通过聚焦激光束击碎玻璃体中的混浊物,使其分散或吸收。该方法适用于位置固定的混浊物,对漂浮的混浊物效果有限。治疗过程中可能有轻微不适,术后需避免揉眼。
5、调整用眼习惯
调整用眼习惯有助于减轻症状,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每用眼30分钟休息5分钟。保持充足睡眠,减少电子屏幕使用时间。在强光环境下佩戴防蓝光眼镜,避免强光刺激加重飞蚊症症状。
飞蚊症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及头部剧烈晃动,防止玻璃体牵拉视网膜。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物如西蓝花、坚果等,有助于抗氧化保护眼底。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特别是出现闪光感、视野缺损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保持稳定情绪,避免过度焦虑,多数飞蚊症属于良性变化,适应后对生活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