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疱疹病毒是什么引起的
单纯性疱疹病毒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2型感染引起,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性接触或母婴垂直传播。感染后病毒可长期潜伏于神经节,在免疫力下降时复发。
1、病毒类型
单纯疱疹病毒1型主要引起口唇疱疹,通过唾液或破损皮肤黏膜传播。2型病毒多导致生殖器疱疹,属于性传播疾病。两种病毒均具有嗜神经性,初次感染后沿感觉神经迁移至神经节形成潜伏感染。
2、直接接触传播
接触感染者水疱液、唾液等分泌物可导致传播。共用餐具、毛巾或亲吻等密切接触行为是1型病毒常见传播方式。皮肤微小破损处更易被病毒侵入,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时需做好防护。
3、性接触传播
无保护性行为是2型病毒主要传播途径。病毒通过生殖器黏膜破损处侵入,感染后可引起外阴水疱、溃疡等症状。孕期感染可能经产道传染给新生儿,导致严重全身感染。
4、母婴传播
孕妇原发性感染时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可能引起流产或先天畸形。分娩时产道分泌物接触可导致新生儿疱疹,表现为皮肤黏膜损害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5、免疫力下降
熬夜、应激、月经期等导致免疫功能暂时降低时,潜伏病毒可被激活并沿神经纤维扩散至皮肤黏膜。艾滋病患者或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更易出现严重复发。
预防单纯疱疹病毒感染需避免接触患者皮损部位,不共用个人物品,性行为时使用避孕套。出现症状时应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反复发作者可通过规律作息、均衡营养增强免疫力,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抑制治疗。孕妇产前需进行疱疹病毒筛查,阳性者需考虑剖宫产以降低新生儿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