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上疙瘩走路时会疼是鸡眼吗
脚上疙瘩走路时疼痛可能是鸡眼,也可能是胼胝、跖疣、足底筋膜炎或外伤性硬结等疾病引起。鸡眼通常表现为局部圆形角质增生,中心有透明核,受压时疼痛明显。
1、鸡眼
鸡眼是长期摩擦或压迫导致的局限性角质增生,好发于足部骨突部位。典型表现为黄豆大小的淡黄色硬结,表面光滑,中心可见半透明角质栓,行走时压迫神经末梢引发锐痛。治疗可外用鸡眼膏含水杨酸苯酚,或由医生进行冷冻治疗。
2、胼胝
胼胝俗称老茧,是皮肤对慢性摩擦的适应性增厚,呈片状蜡黄色斑块,边界不清。与鸡眼不同,胼胝疼痛较轻且无核心角质栓。日常可涂抹尿素软膏软化角质,严重者需由医生使用电动磨削器处理。
3、跖疣
跖疣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表面粗糙有黑色点状毛细血管血栓,挤压痛明显于按压痛。可局部应用咪喹莫特乳膏,或采用激光治疗。需注意其具有传染性,避免自行抠抓。
4、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的疼痛多位于足跟,晨起第一步剧痛,活动后减轻。可能伴随局部肿胀,但无肉眼可见的皮肤隆起。治疗包括足底拉伸训练、穿戴足弓支撑垫,必要时注射糖皮质激素。
5、外伤性硬结
足部异物刺入或撞击后可形成局部纤维化硬结,按压时有刺痛感。需通过超声检查排除异物残留,浅表硬结可热敷促进吸收,深层病变可能需要手术清除。
建议选择宽松透气的鞋子,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每日用温水泡脚后涂抹保湿霜。若疙瘩持续增大、出血流脓或疼痛加剧,应及时到皮肤科或足踝外科就诊,通过皮肤镜、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自行修剪或使用腐蚀性药物可能加重损伤,尤其糖尿病患者须谨慎处理足部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