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占位性病变是什么病
肝脏占位性病变是指肝脏内出现异常团块的统称,主要包括肝囊肿、肝血管瘤、肝脓肿、肝癌等疾病,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性质。
1、肝囊肿
肝囊肿是肝脏常见的良性病变,多为先天性或退行性改变所致。囊内充满清亮液体,通常生长缓慢且无症状。体积较大时可出现右上腹隐痛、饱胀感,极少引起肝功能异常。超声检查可见边界清晰的圆形无回声区,无须特殊治疗,定期随访即可。
2、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由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属于良性肿瘤。多数患者无自觉症状,瘤体增大可能出现压迫性疼痛或消化不良。增强CT显示特征性“早出晚归”强化表现。直径小于5厘米且无症状者无需处理,巨大血管瘤可考虑介入栓塞治疗。
3、肝脓肿
肝脓肿多由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表现为发热、肝区疼痛及白细胞升高。超声可见混合回声病灶伴厚壁,脓液培养可明确病原体。需静脉注射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必要时行穿刺引流。糖尿病患者及胆道疾病患者易发。
4、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常与乙肝病毒感染、肝硬化相关,早期可无症状,进展期出现消瘦、黄疸、腹水。CT检查显示动脉期快速强化、静脉期快速消退的“快进快出”特征。甲胎蛋白升高具有提示意义,确诊需病理活检。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射频消融和靶向药物如仑伐替尼胶囊。
5、转移性肝癌
转移性肝癌多为胃肠道、乳腺等部位肿瘤转移至肝脏,影像学可见多发结节伴“牛眼征”。原发癌病史是重要线索,需全身评估确定分期。治疗方案取决于原发肿瘤类型,可能联合化疗、靶向治疗或局部放疗。
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高脂饮食,戒酒并控制基础肝病。建议每3-6个月复查超声或CT监测变化,若出现持续疼痛、体重下降等症状需及时就诊。日常可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维生素E和硒元素可能对肝细胞有保护作用,但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