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中药内服用什么药
慢性肠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中医调理、补充益生菌、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慢性肠炎通常由感染、免疫异常、遗传、肠道菌群失衡、长期饮食不当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慢性肠炎患者需避免辛辣刺激、生冷油腻食物,选择低渣、易消化的饮食。急性发作期可短期采用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缓解期可逐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蒸熟的胡萝卜、南瓜。每日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加重肠道负担。
2、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肠炎可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胶囊、盐酸小檗碱片等抗菌药物。免疫异常导致的炎症可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控制病情。腹痛明显时可短期配合消旋山莨菪碱片缓解痉挛。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3、中医调理
脾胃虚弱型慢性肠炎可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湿热内蕴型可用葛根芩连汤调理。针灸选取足三里、天枢等穴位改善肠道功能。艾灸神阙穴有助于温阳止泻。中医治疗需由专业医师辨证施治,避免自行服用偏方。
4、补充益生菌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可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发酵食品如无糖酸奶、泡菜也可辅助补充有益菌。使用抗生素期间需间隔2小时服用益生菌,避免菌群失活。益生菌需冷藏保存以保证活性。
5、手术治疗
出现肠穿孔、大出血或癌变等严重并发症时需考虑手术。常见术式包括病变肠段切除术、肠造瘘术等。术后需配合肠内营养支持,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手术治疗后仍需长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
慢性肠炎患者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注意腹部保暖,可适当热敷缓解不适。记录饮食日记有助于识别诱发症状的食物。定期复查肠镜评估黏膜修复情况。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体质,但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出现持续发热、便血或体重骤降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