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胫骨近端骨折
胫骨近端骨折是指发生在胫骨上端靠近膝关节部位的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或病理性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
胫骨近端骨折多因直接暴力或间接外力导致,如高处坠落、交通事故或运动损伤。骨质疏松患者可能因轻微外力发生骨折,表现为膝关节下方明显压痛、皮下淤血和无法负重行走。病理性骨折常见于骨肿瘤或骨髓炎患者,骨折部位可能伴随异常肿块或皮肤温度升高。临床诊断需结合X线、CT或磁共振检查,明确骨折类型和移位程度。
稳定型无移位骨折可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4-6周,期间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愈合情况。移位明显的骨折需要手法复位或手术干预,常用内固定方式包括胫骨髓内钉、锁定钢板或外固定支架。开放性骨折需紧急清创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康复期应循序渐进进行膝关节屈伸和肌肉力量训练,避免过早负重导致内固定失效。老年患者需同步治疗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并监测骨密度。
恢复期间建议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乳制品、深海鱼类和深色蔬菜摄入。避免吸烟饮酒等影响骨骼愈合的不良习惯,睡眠时抬高患肢减轻肿胀。定期随访观察骨折愈合进度,出现患肢麻木、剧烈疼痛或皮肤发绀需立即就医。完全康复通常需要3-6个月,后期可通过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逐步恢复关节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