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应该怎样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可通过卧床休息、腰背肌锻炼、有氧运动、核心肌群训练、姿势调整等方式进行康复锻炼。术后锻炼需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或过早负重。
1、卧床休息
术后1-3天需严格卧床,选择硬板床并保持腰椎中立位。可进行踝泵运动预防血栓,每小时屈伸踝关节10次。翻身时需保持脊柱轴线一致,避免扭曲。此阶段禁止坐起或下床活动。
2、腰背肌锻炼
术后1周开始五点支撑法:仰卧位屈膝,用头、双肘及双足跟支撑抬起臀部。2周后升级为三点支撑法去双肘。4周后可尝试小燕飞动作,俯卧位同时抬起上下肢。每日3组,每组维持5-10秒。
3、有氧运动
术后4周可开始低冲击有氧运动。水中行走利用浮力减轻腰椎负荷,水温保持30-32℃。固定自行车需调高把手减少前倾,阻力设置为最低档。每次运动不超过20分钟,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以下。
4、核心肌群训练
术后6周进行平板支撑,从跪姿平板开始,逐步过渡到标准平板。腹式呼吸训练每日3次,吸气时鼓腹,呼气时收腹。可配合使用瑞士球进行桥式运动,增强腹横肌和盆底肌协调性。
5、姿势调整
坐位时使用腰椎靠垫,保持髋膝90度屈曲。搬重物时采用蹲姿而非弯腰,物体贴近胸腹部。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每30分钟站立活动。睡眠时侧卧屈膝或在膝间夹枕,仰卧时在腘窝垫薄枕。
术后3个月内禁止弯腰、扭腰、提重物超过5公斤等动作。锻炼时出现疼痛需立即停止,并及时复查。建议佩戴腰围6-8周,但每日不超过4小时以防肌肉萎缩。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促进纤维环修复。定期复查MRI观察椎间盘愈合情况,根据康复进度调整锻炼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