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织炎和丹毒有什么区别
蜂窝织炎和丹毒都是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细菌感染性疾病,主要区别在于感染深度、典型症状和致病菌种类。蜂窝织炎累及真皮深层及皮下脂肪组织,丹毒则局限于真皮浅层淋巴管。
蜂窝织炎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表现为边界不清的弥漫性红肿热痛,常见于下肢。皮肤可能出现水疱或瘀斑,严重时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丹毒主要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导致,特征为边界清晰、隆起性红斑,好发于面部或小腿,常伴淋巴管炎引起的红线状条纹。
蜂窝织炎感染范围较深且广泛,易形成脓肿;丹毒病变较表浅,皮肤呈现橘皮样改变但较少化脓。两者均可通过血常规、细菌培养确诊,治疗均需抗生素,但丹毒对青霉素类更敏感。蜂窝织炎复发概率较高,丹毒治愈后可能遗留色素沉着。
预防两类感染需保持皮肤清洁完整,及时处理伤口和足癣等原发病。出现疑似症状应尽早就医,避免挤压或热敷患处。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下肢水肿者可通过抬高患肢改善循环。治疗期间需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观察红肿是否消退,若出现高热或疼痛加剧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