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早搏是怎么回事这毛病严重
心脏早搏是指心脏在正常节律中出现的异常提前搏动,多数情况下不严重,可能与情绪紧张、过量摄入咖啡因等因素有关,少数情况下可能提示器质性心脏病。心脏早搏可通过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性质,必要时需药物或手术治疗。
心脏早搏通常表现为心悸、心跳停顿感或胸痛,多数为生理性原因引起。长期熬夜、精神压力过大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诱发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这类情况通过调整作息、减少刺激性饮料摄入即可改善。部分患者因甲状腺功能亢进、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引发早搏,需纠正原发病。
少数心脏早搏与心肌炎、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器质性疾病相关。这类患者早搏频率较高,可能伴随呼吸困难、晕厥等症状,需通过胺碘酮片、盐酸普罗帕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严重者需接受射频消融术。若早搏合并ST段改变或QT间期延长,需警惕恶性心律失常风险。
心脏早搏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每日睡眠不少于7小时,避免浓茶、酒精等刺激性饮品。可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运动时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以下。定期监测血压和脉搏,若早搏次数超过总心搏数的5%或出现黑蒙症状,需及时复查动态心电图。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遵医嘱调整降压药和降糖药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