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尿路感染检查什么
尿路感染通常需要检查尿常规、尿培养、泌尿系统超声、血常规、肾功能等项目。尿路感染可能与细菌感染、尿路梗阻、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尿常规
尿常规是诊断尿路感染的基础检查,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亚硝酸盐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液中通常会出现白细胞酯酶阳性、亚硝酸盐阳性等异常表现。尿常规检查快速简便,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
2、尿培养
尿培养能明确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药物敏感性,为抗生素选择提供依据。采集清洁中段尿进行培养,若每毫升尿液中细菌数超过10万CFU可确诊尿路感染。尿培养结果需要48-72小时,但对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3、泌尿系统超声
泌尿系统超声可发现尿路结石、畸形、梗阻等易导致感染的解剖学异常。对于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患者,超声检查有助于发现潜在的泌尿系统结构问题。该检查无创无辐射,适合孕妇和儿童等特殊人群。
4、血常规
血常规通过检测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评估全身炎症反应程度。严重尿路感染可能出现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等表现。血常规检查可帮助判断感染严重程度和是否存在全身性感染。
5、肾功能检查
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用于评估肾脏滤过功能。上尿路感染可能影响肾功能,导致肌酐水平升高。对于疑似肾盂肾炎的患者,肾功能检查有助于判断疾病对肾脏的损害程度。
尿路感染患者应注意多饮水增加尿量,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冲洗尿道。避免憋尿,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选择棉质透气内裤。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可适量食用蔓越莓等具有抑菌作用的水果。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产生。治疗期间应遵医嘱完成全程用药,不可随意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