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脂溢性皮炎的症状有哪些
婴儿脂溢性皮炎主要表现为头皮、面部等部位的黄色油腻性鳞屑或痂皮,可能伴有轻度红斑。该症状多与皮脂腺分泌旺盛、马拉色菌定植等因素有关,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瘙痒或不适。
1、头皮症状
头皮是婴儿脂溢性皮炎最常见的受累部位,表现为覆盖黄色或黄褐色油腻鳞屑的斑片,俗称摇篮帽。鳞屑可能堆积形成厚痂,但一般不伴随脱发或炎症反应。家长可用婴儿专用洗发油软化后轻柔清除。
2、面部症状
眉弓、鼻唇沟、耳后等皮脂腺丰富区域可能出现边界不清的红斑,表面附着细碎鳞屑。部分婴儿额头和脸颊会出现散在的红色丘疹,症状轻微时可能仅表现为皮肤粗糙。
3、躯干症状
少数患儿在胸背、腋窝等皱褶部位可见环形或地图状红斑,伴有少量鳞屑。这些皮损通常对称分布,与尿布区无直接关联,需注意与特应性皮炎鉴别。
4、继发表现
若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可能出现渗出、脓疱或明显红肿。此时鳞屑可能转为灰白色,伴有异味。需警惕患儿因不适出现烦躁、睡眠不安等行为改变。
5、特殊体征
部分婴儿可能合并耳廓周围裂隙性红斑,或眼睑边缘的鳞屑性皮炎。极少数情况下皮损可扩散至四肢,但一般不累及手掌足底。
日常护理中应避免过度清洁或摩擦患处,洗澡水温控制在38℃以下,选择无香料低敏婴儿沐浴产品。哺乳期母亲可适当减少高脂饮食,若皮损持续加重或扩散,建议及时就诊儿科或皮肤科。多数患儿症状会在6-12个月内自行缓解,无须特殊治疗,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弱效外用抗真菌药膏如酮康唑乳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