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肠梗阻可能由肠粘连、肠扭转、肠套叠、肠道肿瘤、粪石堵塞等原因引起,肠梗阻可通过胃肠减压、灌肠治疗、药物治疗、支架置入、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
1、肠粘连
肠粘连可能与腹腔手术、腹腔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轻度肠粘连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等保守治疗缓解,严重时需手术松解粘连。常用药物包括消旋山莨菪碱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等。
2、肠扭转
肠扭转可能与肠道解剖异常、剧烈运动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停止排气等症状。早期可通过手法复位或肠镜复位,发生肠坏死时需紧急手术。治疗药物包括注射用生长抑素、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
3、肠套叠
肠套叠可能与肠道淋巴组织增生、肠道蠕动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阵发性哭闹、果酱样大便等症状。儿童患者可通过空气灌肠复位,成人多需手术处理。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
4、肠道肿瘤
肠道肿瘤可能与遗传、慢性炎症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渐进性肠梗阻、血便等症状。早期肿瘤可内镜下切除,晚期需联合放化疗。治疗药物包括卡培他滨片、奥沙利铂注射液、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等。
5、粪石堵塞
粪石堵塞可能与低纤维饮食、便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左下腹疼痛、排便困难等症状。可通过灌肠或内镜下取石处理,严重时需手术。常用药物包括乳果糖口服溶液、开塞露、聚乙二醇4000散等。
肠梗阻患者应保持清淡流质饮食,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到低渣饮食,避免食用豆类、坚果等难消化食物。日常需保持规律排便习惯,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暴饮暴食。出现持续腹痛、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泻药或止痛药物掩盖病情。术后患者需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定期复查肠镜或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