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化性肌腱炎怎么诊断
钙化性肌腱炎可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式诊断。诊断方法主要有触诊压痛测试、X线检查、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血液炎症指标检测。
1、触诊压痛测试
医生通过按压患处判断疼痛范围与程度,肩关节钙化性肌腱炎患者常出现肱骨大结节处局限性压痛。触诊可初步判断钙盐沉积位置,但无法明确钙化灶大小及周围软组织情况。
2、X线检查
X线能清晰显示肌腱内高密度钙化影,典型表现为云雾状或斑点状致密影。肩袖钙化性肌腱炎在X线下可见冈上肌腱走行区钙盐沉积,急性期钙化灶边缘模糊,慢性期则边界清晰。
3、超声检查
高频超声可动态观察肌腱内强回声钙化灶,并能评估周围滑囊积液和肌腱撕裂情况。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钙化灶既是诊断手段也是治疗方法。
4、磁共振成像
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显示钙化灶周围肌腱水肿、滑囊炎等继发改变。T2加权像上钙化灶呈低信号,周围可见高信号水肿带,有助于鉴别肩袖全层撕裂。
5、血液炎症指标检测
急性发作期可能出现C反应蛋白和血沉轻度升高,但特异性较低。该检查主要用于排除感染性关节炎、痛风等疾病,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确诊钙化性肌腱炎后应避免患肢过度负重,急性期可采用冰敷缓解疼痛,慢性期建议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日常注意保持正确姿势,避免重复性肩部动作,游泳、悬吊训练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改善肩关节功能。若保守治疗3-6个月无效或钙化灶直径超过1.5厘米,需考虑体外冲击波或关节镜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