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生儿都会出现黄疸高呢
新生儿黄疸高主要由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常见原因有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溶血性疾病、感染因素、遗传代谢异常等。
1、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胆红素代谢能力较弱,出生后2-3天出现皮肤黄染,4-5天达高峰,7-10天自行消退。无须特殊治疗,可通过增加喂养频次促进胆红素排泄。
2、母乳性黄疸
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导致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表现为出生1周后黄疸持续或加重,停喂母乳3天后黄疸明显减退。可继续母乳喂养,监测胆红素水平。
3、溶血性疾病
ABO或Rh血型不合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多,胆红素生成过量。出生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伴有贫血、肝脾肿大。需光疗治疗,严重者需换血疗法。
4、感染因素
新生儿败血症、尿路感染等可抑制肝酶活性,表现为黄疸持续不退或反复升高。需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青霉素钠等抗感染治疗。
5、遗传代谢异常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可导致黄疸。需筛查甲状腺功能、基因检测等明确诊断,针对性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或行脾切除术。
家长应每日观察新生儿黄疸变化情况,保证充足母乳喂养,按需哺乳8-12次/日有助于胆红素排泄。避免使用茵栀黄等中成药自行退黄,若发现黄疸出现早、进展快、程度重或伴有精神反应差、吃奶减少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进行经皮胆红素测定或血清胆红素检测。出院后遵医嘱定期随访,生理性黄疸通常无须干预,病理性黄疸需严格按医疗方案治疗。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生活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