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外阴炎了怎么办
外阴炎可通过保持清洁、避免刺激、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外阴炎通常由感染、过敏、激素变化、机械刺激、免疫低下等原因引起。
1、保持清洁
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肥皂或洗液。选择棉质内裤并勤换洗,清洗后阳光下暴晒。避免穿紧身裤或化纤材质衣物,减少局部摩擦和潮湿。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防止肠道细菌污染。月经期需增加卫生巾更换频率。
2、避免刺激
暂停使用卫生护垫、沐浴露等可能致敏产品。避免盆浴、游泳等可能造成感染的行为。禁止抓挠患处,防止继发感染。饮食需忌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酒。性生活应使用避孕套并控制频率。
3、药物治疗
细菌性外阴炎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栓、克林霉素软膏等抗生素。真菌性外阴炎可用克霉唑阴道片、硝酸咪康唑乳膏等抗真菌药。过敏性外阴炎需服用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物。严重者可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症状。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
4、物理治疗
急性期可采用硼酸溶液冷敷缓解灼热感。慢性炎症可用红外线照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紫外线照射有助于抑制病原微生物繁殖。高频电灼可用于治疗顽固性外阴溃疡。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评估疗效。
5、手术治疗
外阴脓肿需行切开引流术排出脓液。外阴白斑可考虑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外阴瘤样病变需进行病理检查后决定切除范围。前庭大腺囊肿反复发作者可行造口术。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
日常需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以增强免疫力。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及优质蛋白。避免久坐不动,建议每日进行适度运动。治疗期间禁止盆浴、游泳及性生活。若出现分泌物异常、溃疡不愈等情况应及时复诊,孕妇及糖尿病患者需特别关注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