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是骨头断了吗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包括骨裂和完全断裂两种情况。
骨折在医学上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是指骨折处皮肤完整,没有伤口暴露。开放性骨折则伴有皮肤破损,骨折端可能外露。从骨折形态上可分为横行骨折、斜行骨折、螺旋骨折和粉碎性骨折等。骨折后局部会出现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伴有神经血管损伤。骨折的诊断主要依靠X线检查,必要时需进行CT或核磁共振检查。治疗原则包括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具体方法根据骨折类型和部位决定。
不完全性骨折如青枝骨折常见于儿童,表现为骨皮质部分断裂。应力性骨折多因长期重复应力导致,初期可能仅有轻微疼痛。病理性骨折则因骨骼本身病变如骨质疏松、肿瘤等引起,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特殊部位的骨折如脊柱骨折可能压迫脊髓,颅骨骨折可能损伤脑组织,这些情况都属于紧急医疗事件。老年人髋部骨折后长期卧床可能引发肺炎、血栓等并发症。某些骨折如股骨颈骨折可能影响血液供应,导致骨坏死。
骨折后应避免移动患肢,用夹板或硬纸板临时固定后尽快就医。恢复期需保证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适量食用牛奶、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钙质的食物。戒烟限酒有助于骨骼愈合,避免摄入过多咖啡因。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和肌肉力量。定期复查X线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卧床患者需定时翻身预防压疮,进行呼吸训练预防肺部感染。老年人应做好防跌倒措施,骨质疏松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