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引起肺动脉高压的原因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引起肺动脉高压的原因主要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血管病变、胸廓畸形、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部疾病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进而引起右心室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疾病。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原因。长期慢性炎症导致肺泡壁破坏,肺血管床减少,肺血管阻力增加。缺氧引起肺血管收缩,导致肺动脉压力持续增高。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治疗需控制感染,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必要时给予长期氧疗。
2、肺血管病变
肺血管病变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肺动脉炎等。血栓或炎症导致肺血管狭窄或闭塞,肺血管阻力增加。患者可能出现胸痛、咯血、活动后气促等症状。治疗需抗凝如使用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严重者需行肺动脉血栓切除术。
3、胸廓畸形
严重脊柱侧弯、胸廓成形术后等胸廓畸形可限制肺扩张,导致肺泡通气不足。长期缺氧性肺血管收缩使肺动脉压力升高。患者可能出现活动耐力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治疗需纠正畸形,必要时行手术治疗,改善通气功能。
4、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导致反复缺氧,引起肺血管收缩。长期可导致肺动脉压力持续升高。患者常有白天嗜睡、夜间打鼾等症状。治疗需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减轻缺氧,必要时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5、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肺小动脉内膜增生、中膜肥厚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患者可能出现乏力、胸痛、晕厥等症状。治疗需使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如波生坦片、安立生坦片,必要时行肺移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需戒烟,避免呼吸道感染,适当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限制钠盐摄入。定期监测心功能,遵医嘱用药,出现气促加重、下肢水肿等症状及时就医。保持良好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保暖,预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