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损伤怎样保守治疗
半月板损伤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支具固定、康复训练等方式保守治疗。半月板损伤可能与剧烈运动、关节退变、外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弹响等症状。
1、休息制动
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活动,避免负重行走,必要时使用拐杖辅助。卧床时抬高患肢有助于减轻肿胀,建议选择硬板床并保持膝关节伸直位。日常避免爬楼梯、深蹲等加重关节负荷的动作,一般需持续2-4周。
2、物理治疗
急性期48小时后可进行冰敷,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慢性期可采用超声波、红外线等理疗促进血液循环。中医推拿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通过松解粘连改善关节活动度。热敷建议在损伤后1周开始,温度不超过40℃。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关节肿胀者可配合迈之灵片改善微循环。玻璃酸钠注射液可通过关节腔注射润滑关节,通常每周1次,连续3-5周。严禁自行调整用药剂量。
4、支具固定
膝关节支具能限制异常活动,建议选择可调节角度的铰链式护膝。夜间可使用直腿石膏托维持膝关节中立位,固定时间一般不超过3周。佩戴支具期间需定期检查皮肤状况,防止压疮发生。
5、康复训练
急性期后可进行直腿抬高、踝泵运动等静态训练。恢复期逐步增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坐位屈膝等主动运动。水中步行训练能减轻关节负担,建议每周3次,每次20-30分钟。所有训练需在康复师指导下循序渐进。
保守治疗期间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牛奶、鸡蛋等富含钙质食物。超重者需控制体重以减轻关节压力。避免长时间保持跪姿或盘腿坐位,冬季注意膝关节保暖。若出现关节交锁或持续肿胀应及时复查MRI,必要时考虑关节镜手术。定期随访评估治疗效果,通常保守治疗周期需3-6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