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月宝宝肺炎怎么办
5个月宝宝肺炎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喂养、物理降温、药物治疗、住院观察等方式治疗。肺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呛奶误吸、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
1、保持呼吸道通畅
家长需及时清理宝宝鼻腔分泌物,使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鼻痂后,用吸鼻器轻柔吸出。哺乳或喂水时将宝宝头部抬高15-30度,避免平躺喂食。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有助于稀释痰液。若出现呼吸频率超过60次/分钟、鼻翼扇动或三凹征等呼吸困难表现,应立即就医。
2、合理喂养
母乳喂养的宝宝应按需哺乳,母亲需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配方奶喂养者需少量多次喂食,每次奶量减少1/3,间隔时间缩短至2小时。患病期间暂停添加新辅食,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可给予米汤、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家长需记录每日出入量,观察有无尿量减少等脱水征象。
3、物理降温
体温38.5℃以下时采用温水擦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走行部位。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降温,防止寒战加重症状。发热期间每2小时测量体温,若持续高热或伴随惊厥,需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布洛芬混悬滴剂等退热药物。
4、药物治疗
细菌性肺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或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抗生素。病毒性肺炎以对症治疗为主,可配合使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或氨溴特罗口服溶液。雾化治疗常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家长需掌握正确的雾化器使用方法。
5、住院观察
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持续高热不退或精神反应差等情况需住院治疗。重症患儿可能需要氧疗、静脉补液或机械通气等支持措施。住院期间家长需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出院后应定期复查胸片,监测肺部恢复情况。
家长需每日监测宝宝呼吸频率、体温和精神状态,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保持居室通风但避免直接吹风,衣物选择纯棉透气材质。恢复期可进行抚触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喂养后竖抱拍嗝15分钟防止吐奶。若咳嗽持续超过2周、出现喘息或再次发热,需及时返院复查。母乳喂养的母亲应增加瘦肉、鱼类和新鲜蔬菜摄入,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