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骨折肿了怎么办
腿骨折肿胀可通过固定制动、冷敷消肿、药物治疗、抬高患肢、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腿骨折肿胀通常由骨折端出血、软组织损伤、炎症反应等原因引起。
1、固定制动
使用夹板或支具固定骨折部位,避免骨折端移动加重损伤。固定时需保持肢体中立位,松紧度以能插入一根手指为宜。固定后需定期检查肢体末梢血运,防止固定过紧导致缺血。
2、冷敷消肿
骨折后48小时内可用冰袋冷敷肿胀部位,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冷敷能收缩血管减少出血,缓解肿胀疼痛。注意避免冻伤,冰袋需用毛巾包裹。
3、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减轻炎症反应,配合迈之灵片改善微循环。若存在开放性伤口需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预防感染。用药期间需观察有无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4、抬高患肢
卧床时将患肢垫高超过心脏水平,利用重力促进静脉回流。可配合踝泵运动,每小时屈伸踝关节20次,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抬高时注意避免压迫腘窝。
5、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移位骨折或开放性骨折,可能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需保持切口干燥,定期换药。根据骨折愈合情况,术后4-6周开始渐进性负重训练。
骨折恢复期应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和钙质,可适量食用牛奶、鱼肉、豆制品等促进骨痂形成。康复训练需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初期以非负重关节活动为主,后期逐步增加肌力训练。避免过早负重导致内固定失效,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肿胀完全消退前禁止热敷、按摩患处,睡眠时注意保持患肢抬高体位。如出现患肢麻木、剧烈疼痛或肿胀加剧等情况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