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突然变少警惕
月经量突然变少可能与激素水平波动、子宫内膜损伤、卵巢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需警惕多囊卵巢综合征、宫腔粘连、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
1、激素水平波动
精神压力过大、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可能导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引起雌激素分泌不足,表现为月经量减少。这类情况通常伴随周期紊乱,调整生活方式后多可改善。
2、子宫内膜损伤
多次人工流产、宫腔操作或感染可能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导致内膜变薄、脱落减少。患者可能伴有周期性下腹痛,需通过宫腔镜检查确诊。
3、卵巢功能减退
卵巢早衰或围绝经期卵巢功能下降时,卵泡刺激素水平升高,雌激素分泌减少,月经量逐渐减少直至闭经。可通过性激素六项检测评估卵巢储备功能。
4、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和高雄激素血症会抑制卵泡发育,导致稀发排卵,表现为月经稀发、经量减少。患者常伴有多毛、痤疮等症状,需长期代谢管理。
5、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激素直接参与月经调节,甲减时促甲状腺激素升高会干扰性激素合成,甲亢则加速激素代谢。两者均可导致月经量减少,需检测甲状腺功能明确诊断。
建议记录月经周期及经量变化,避免过度节食和剧烈运动,保持规律作息。若月经量持续减少超过3个月,或伴随潮热、头痛、溢乳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性激素、甲状腺功能及盆腔超声。日常可适当增加豆制品、坚果等植物雌激素食物摄入,但不可替代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