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手术后发烧什么原因
肝癌手术后发烧可能与术后吸收热、感染、胆瘘、胸腔积液、药物反应等因素有关。术后发热是常见现象,但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是否需医疗干预。
肝癌术后24-48小时内低热多为术后吸收热,体温通常不超过38.5摄氏度,与手术创伤引起的炎症反应有关。此时可加强伤口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多数3天内自行消退。
术后3天以上持续发热需警惕感染,常见于切口感染、腹腔感染或肺部感染。患者可能出现寒战、切口红肿渗液、咳嗽咳痰等症状。需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及影像学检查,确诊后需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等抗生素治疗。
胆瘘引起的发热多伴随右上腹疼痛、黄疸,腹腔引流液呈胆汁样。超声检查可见腹腔积液,需保持引流管通畅,必要时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胸腔积液导致的发热常伴呼吸困难,胸部X线可确诊,少量积液可自行吸收,中大量需穿刺引流。
个别患者对麻醉药物或抗生素过敏会出现药物热,表现为用药后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升高。需停用可疑药物,更换为注射用美罗培南等替代药物。罕见情况下需考虑深静脉血栓引起的发热,下肢超声检查可协助诊断。
肝癌术后患者应每日监测体温4次,保持伤口干燥清洁,引流袋低于切口平面。早期下床活动预防血栓,进行深呼吸锻炼减少肺部并发症。饮食从流质逐步过渡到低脂高蛋白食物,避免油腻食物加重肝脏负担。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持续12小时,或出现寒战、意识改变等需立即就医。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及腹部超声,按医嘱服用抗病毒药物预防乙肝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