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部真菌感染怎么治疗
耳部真菌感染可通过局部清洁、抗真菌药物、改善耳道环境、控制基础疾病、手术清创等方式治疗。耳部真菌感染通常由潮湿环境、免疫力低下、耳道损伤、糖尿病、长期使用抗生素等原因引起。
1、局部清洁
使用生理盐水或硼酸溶液冲洗耳道有助于清除真菌菌丝和分泌物。操作需由医护人员完成,避免自行冲洗导致鼓膜损伤。冲洗后可配合负压吸引清除残留物,保持耳道干燥。
2、抗真菌药物
克霉唑滴耳液、硝酸咪康唑乳膏、制霉菌素混悬液等局部用药可直接抑制真菌生长。严重感染需联合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或氟康唑片,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药物使用应持续至症状消失后1-2周。
3、改善耳道环境
避免游泳、戴耳塞等可能造成耳道潮湿的行为。沐浴时可用防水耳罩保护,吹风机低温档距耳部20厘米吹干耳道。棉签仅用于清洁耳廓,禁止深入耳道以免损伤皮肤屏障。
4、控制基础疾病
糖尿病患者需将血糖控制在空腹6-7mmol/L,餐后8-10mmol/L。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者应评估用药必要性,HIV感染者需规范抗病毒治疗。湿疹等皮肤病患者需同步治疗原发病。
5、手术清创
对于合并胆脂瘤或骨质破坏的顽固性感染,需行乳突根治术清除病灶。外耳道狭窄者可实施耳道成形术,术后配合抗真菌灌洗。所有手术治疗后均需定期耳内镜复查。
日常应保持耳部干燥清洁,避免使用不洁器具掏耳,出汗后及时擦干耳周。建议选择透气性好的耳机,控制每日佩戴时间不超过4小时。糖尿病患者需定期检查耳部,发现瘙痒、渗液等症状及时就诊。治疗期间禁止游泳、潜水等水上活动,沐浴后可用医用棉球暂时堵塞外耳道阻隔水分。合理膳食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