睫毛根部长了个小疙瘩怎么回事
睫毛根部长小疙瘩可能是睑腺炎或睑板腺囊肿,通常由细菌感染、油脂分泌异常等因素引起,可通过热敷、药物或手术等方式治疗。
1、细菌感染
睫毛根部毛囊或腺体被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时,可能引发局部红肿热痛的睑腺炎。伴随脓液积聚形成黄色脓头,触碰有波动感。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红霉素眼膏等抗生素药物控制感染,严重时需切开排脓。
2、油脂分泌异常
睑板腺开口阻塞导致油脂淤积,形成无痛性硬结的睑板腺囊肿。肿块质地较硬且与皮肤无粘连,可能压迫角膜引起暂时性散光。早期可用40-45℃热毛巾每日敷3次促进吸收,持续2周未消退需行囊肿刮除术。
3、过敏反应
眼睑接触化妆品、粉尘等过敏原后,可能出现过敏性睑皮炎伴丘疹样小疙瘩。表现为瘙痒、脱屑,无化脓倾向。需停用致敏产品,冷敷缓解肿胀,必要时口服氯雷他定片抗过敏。
4、蠕形螨寄生
毛囊蠕形螨过度繁殖可导致睫毛根部反复出现丘疹,伴有鳞屑和睫毛脱落。夜间瘙痒明显,可能并发细菌感染。使用茶树精油湿巾清洁睑缘,严重时用伊维菌素乳膏局部杀螨。
5、病毒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侵犯眼睑时,会在睫毛根部出现簇状透明小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具有自限性但易复发,急性期可涂阿昔洛韦凝胶缩短病程,避免揉眼防止病毒扩散。
日常应注意眼部清洁,卸妆时彻底清除睫毛根部彩妆残留,避免用脏手揉眼。油脂分泌旺盛者可每日用婴儿洗发露稀释后清洗睑缘,饮食减少高糖高脂摄入。若疙瘩持续增大、影响视力或反复发作,应及时到眼科进行裂隙灯检查,明确病因后规范治疗。不建议自行挑破或挤压疙瘩,以免加重感染或留下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