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骨折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骨折的原因主要有外力撞击、骨质疏松、重复性应力、病理性骨折、骨骼发育异常等。
1、外力撞击
直接暴力如车祸、高处坠落等突发外力可导致骨骼断裂,常见于交通事故或运动损伤。这类骨折往往伴随软组织损伤,需立即固定并就医。
2、骨质疏松
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会显著降低骨骼强度,轻微跌倒即可引发椎体或髋部骨折,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日常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3、重复性应力
长期重复动作如行军、跑步可能导致应力性骨折,好发于胫骨、跖骨等部位。运动员和新兵训练时需合理安排运动强度。
4、病理性骨折
骨肿瘤、骨髓炎等疾病会破坏骨质结构,轻微外力即可导致病理性骨折。X线检查可见骨质破坏灶,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5、骨骼发育异常
成骨不全症等遗传性疾病会使骨骼脆性增加,儿童期即可反复发生骨折。这类患者需避免剧烈活动并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
预防骨折需注意日常补钙和维生素D摄入,中老年人应定期检测骨密度,运动时做好防护措施。骨质疏松患者居家需防跌倒,卫生间安装扶手,行走使用助行器。青少年发育期保证每日500毫升牛奶摄入,运动员训练需循序渐进。若发生骨折应立即制动患肢,用夹板固定后送医,避免随意移动造成二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