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功能衰竭应该如何预防
急性肝功能衰竭可通过控制药物使用、预防病毒感染、限制酒精摄入、定期体检、及时治疗基础肝病等方式预防。
1、控制药物使用
避免滥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抗结核药异烟肼等。使用药物前需咨询医生,严格遵医嘱控制剂量和疗程。长期服用中药或保健品者也需监测肝功能,避免肝毒性成分蓄积。
2、预防病毒感染
接种甲型、乙型肝炎疫苗可有效降低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衰竭风险。避免不洁饮食和注射,减少戊型肝炎感染概率。高危人群应定期筛查乙肝病毒载量,必要时接受抗病毒治疗。
3、限制酒精摄入
长期过量饮酒会导致酒精性肝炎甚至肝硬化,增加肝衰竭风险。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宜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已有肝损伤者需严格戒酒。
4、定期体检
通过肝功能检查、腹部超声等筛查手段可早期发现转氨酶升高、脂肪肝等异常。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检查一次肝功能,肝硬化患者需每3-6个月监测。
5、及时治疗基础肝病
慢性乙肝患者应规范抗病毒治疗,控制病毒复制。自身免疫性肝炎需使用糖皮质激素,非酒精性脂肪肝需减重和改善代谢。肝硬化患者需预防消化道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
日常生活中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高脂高糖饮食加重肝脏负担。规律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血糖,但肝硬化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急性肝衰竭的抢救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