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芽肿是良性还是恶性
肉芽肿既可能是良性也可能是恶性,具体性质需通过病理检查确定。良性肉芽肿主要有感染性肉芽肿、异物性肉芽肿等类型;恶性肉芽肿多见于淋巴瘤样肉芽肿病或肿瘤相关肉芽肿反应。
良性肉芽肿通常由慢性感染或异物刺激引起,例如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形成的结核性肉芽肿,或手术缝线导致的异物性肉芽肿。这类病变生长缓慢,边界清晰,组织学表现为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聚集,一般不侵犯周围组织。通过抗感染治疗或去除异物后,病灶多可消退。
恶性肉芽肿往往与淋巴增殖性疾病或恶性肿瘤相关,如淋巴瘤样肉芽肿病表现为血管中心性破坏性生长,镜下可见异型淋巴细胞浸润。部分转移性肿瘤周围也可形成肉芽肿样反应,此时需通过免疫组化鉴别原发灶。恶性类型进展较快,可能伴随全身症状如发热、体重下降,需结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
发现肉芽肿病变应及时就医完善病理检查,明确性质后针对性处理。良性者需消除诱因并定期随访,恶性者须尽早开展规范治疗。日常注意观察病灶变化,避免自行挤压或刺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疾病恢复。若出现红肿疼痛加剧、破溃不愈或全身症状,需立即复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