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核磁共振平扫能做什么检查
腰椎核磁共振平扫主要用于检查腰椎及周围组织的结构异常,可清晰显示椎间盘、脊髓、神经根、韧带及软组织病变。主要有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脊髓压迫、脊柱肿瘤、脊柱感染等诊断作用。
一、椎间盘突出
腰椎核磁共振平扫能明确椎间盘突出的位置、方向及程度,判断是否压迫神经根或硬膜囊。典型表现为椎间盘后缘局限性突出,T2加权像可见髓核信号减低。对于伴有下肢放射痛、麻木的患者,该检查可帮助区分突出类型,如中央型、旁中央型或极外侧型突出。
二、腰椎管狭窄
通过矢状位和轴位成像可测量椎管前后径与横截面积,评估骨性椎管、韧带肥厚或关节突增生导致的狭窄程度。常见于退行性病变患者,表现为间歇性跛行症状。核磁共振能同时显示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等继发改变。
三、脊髓压迫
可检测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对脊髓的压迫情况,如肿瘤、血肿或脓肿。T2加权像能清晰显示脊髓水肿高信号,判断压迫导致的脊髓变性范围。对于急性外伤患者,还能发现脊髓挫伤、横断等严重损伤。
四、脊柱肿瘤
对原发或转移性肿瘤具有较高分辨率,可区分椎体血管瘤、骨髓瘤、转移瘤等病变。增强扫描能进一步明确肿瘤血供及侵犯范围。典型表现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的占位病灶,伴邻近骨质破坏。
五、脊柱感染
适用于脊柱结核、化脓性脊柱炎等感染性病变的诊断。可显示椎间盘及相邻椎体的异常信号、椎旁脓肿形成。特征性表现为相邻椎体T1低信号、T2高信号,增强后脓肿壁环形强化。
进行腰椎核磁共振检查前需去除金属物品,体内有心脏起搏器、金属植入物者需提前告知医生。检查后无需特殊护理,但若发现腰椎病变应避免剧烈运动及负重,可配合热敷缓解肌肉紧张。建议根据检查结果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或药物治疗,定期复查评估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