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沟炎疼痛如何缓解
甲沟炎疼痛可通过局部消毒、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甲沟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嵌甲、外伤、真菌感染、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局部消毒
使用碘伏溶液或生理盐水对患处进行清洁消毒,有助于减少细菌滋生。消毒时动作需轻柔,每日重复进行2-3次。若存在化脓情况,可配合使用无菌棉签清除分泌物。消毒后保持患处干燥,避免沾水或接触污染物。
2、外用药物
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类外用药,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真菌性甲沟炎需联用酮康唑乳膏。用药前需清洁患处,薄涂后覆盖无菌纱布。出现皮肤过敏应立即停用。
3、口服药物
感染严重时可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伴有明显疼痛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糖尿病患者需同步控制血糖。用药期间禁止饮酒,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需及时复诊。
4、物理治疗
早期红肿阶段可采用50℃左右温水浸泡患指10-15分钟,每日3-4次。红外线照射能促进局部炎症吸收。治疗期间需抬高患肢减轻肿胀,避免挤压或碰撞。物理治疗需持续至症状完全缓解。
5、手术治疗
形成甲下脓肿或反复发作的慢性甲沟炎,需行甲板部分切除术。手术在局麻下清除坏死组织及病变甲板,术后定期换药。嵌甲患者可能需配合甲床成形术。术后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及长时间泡水。
日常应选择宽松透气的鞋袜,避免修剪指甲过短或过深。保持手足清洁干燥,接触污水后及时消毒。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免疫力低下者应加强营养。若红肿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须立即就医排除骨髓炎等并发症。恢复期间禁止自行撕扯甲周皮肤或使用偏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