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指甲脱落是什么原因
脚指甲脱落可能与外伤、真菌感染、银屑病、甲沟炎、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甲板与甲床分离、甲板增厚或变脆等症状,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处理。
1、外伤
挤压或撞击等外力作用可导致甲下出血,使甲板与甲床分离。常见于运动损伤或穿鞋过紧,表现为局部淤血、疼痛。早期冷敷可减轻肿胀,若甲板完全脱离需保持创面清洁,等待新甲生长。
2、真菌感染
红色毛癣菌等病原体侵袭甲板会引起甲癣,导致甲板增厚、发黄及分层脱落。常伴随趾间脱屑,具有传染性。可遵医嘱使用盐酸阿莫罗芬搽剂、环吡酮胺乳膏等抗真菌药物,同时需对鞋袜消毒。
3、银屑病
甲银屑病会引起甲板点状凹陷或油滴样改变,严重时导致甲板脱落。多与皮肤鳞屑性斑块并存,需配合卡泊三醇软膏、他克莫司软膏等局部治疗,系统性用药如甲氨蝶呤片需严格监测肝功能。
4、甲沟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发甲周红肿化脓,可能破坏甲母质导致指甲畸形脱落。急性期需切开引流,慢性反复发作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严重者需行甲板拔除术。
5、营养不良
长期缺乏蛋白质、铁元素或维生素B7会影响甲板角蛋白合成,导致薄脆易脱落。需增加瘦肉、鸡蛋、坚果等摄入,必要时补充复合维生素片,但须排除消化道吸收障碍等病理性因素。
日常应选择透气宽松的鞋袜,避免指甲修剪过短;出现甲板异常增厚或分离时及时就医明确病因,真菌性脱甲需坚持规范用药3-6个月直至新甲完全替换。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足部护理,预防感染导致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