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流鼻涕怎么办
孩子流鼻涕可通过保持鼻腔清洁、适当增加空气湿度、补充水分、使用生理盐水喷鼻、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流鼻涕通常由感冒、过敏性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
1、保持鼻腔清洁
家长需定期用柔软纸巾或吸鼻器清理孩子鼻腔分泌物,避免鼻涕倒流刺激咽喉。清理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鼻黏膜。对于婴幼儿,可在喂奶前清洁鼻腔以保障呼吸通畅。
2、增加空气湿度
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有助于稀释鼻腔分泌物。干燥季节可在卧室放置清水盆,避免空调直吹。湿度适宜能减少鼻黏膜干燥充血,缓解因空气干燥导致的鼻涕增多。
3、补充水分
适当增加温水、米汤等温热流质摄入,每日饮水量按体重每公斤50-80毫升计算。充足水分可稀释鼻涕黏稠度,促进代谢产物排出。发热期间可少量多次饮用口服补液盐溶液。
4、生理盐水喷鼻
选用儿童专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每日3-4次喷鼻可湿润鼻腔、冲刷过敏原。喷鼻时让孩子稍低头,避免液体流入耳道。鼻塞严重时可配合球形吸鼻器使用,但需注意操作力度。
5、遵医嘱用药
细菌性鼻窦炎可选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过敏性鼻炎可用氯雷他定糖浆或西替利嗪滴剂;严重鼻塞短期使用盐酸赛洛唑啉鼻喷剂。所有药物须严格按儿科医生指导使用。
家长应每日观察鼻涕性状变化,清涕转为黄绿色脓涕伴发热时提示细菌感染,需及时就诊。保持居室通风但避免冷风直吹,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减少尘螨。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持续流涕超过10天或伴随呼吸困难、耳痛等症状,须到儿科或耳鼻喉科排查腺样体肥大、鼻息肉等器质性疾病。夜间可抬高床头15度减轻鼻塞,但新生儿须保持仰卧睡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