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置换后走路正常吗
踝关节置换术后一般可以恢复正常走路功能,但恢复程度与手术技术、术后康复训练及个体差异有关。
踝关节置换术是通过人工假体替代病变关节面的手术方式,主要适用于终末期踝关节炎患者。术后早期需严格制动4-6周,待假体与骨骼结合稳定后开始渐进性负重训练。多数患者在术后3-6个月可恢复基本行走能力,步态接近正常水平。康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短暂性疼痛或肿胀,通过冰敷、抬高患肢可缓解。完全恢复日常活动通常需要6-12个月,期间需避免跑跳等高冲击运动。
少数患者可能因假体松动、感染或周围软组织挛缩导致行走功能受限。假体松动多表现为负重时疼痛加剧,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认。深部感染可能伴随发热、局部红肿,需及时进行清创手术。术后踝关节僵硬常见于康复训练不足者,可通过关节松动术改善。这些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一旦发生可能需二次手术干预。
术后应严格遵循康复计划进行踝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练习,初期使用助行器过渡至完全负重。保持均衡饮食有助于骨骼愈合,适量补充钙和维生素D。定期复查评估假体位置及功能恢复情况,出现异常疼痛或活动障碍需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注意防滑防摔,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