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呛进米粒咳不出来怎么办
气管呛进米粒咳不出来可通过海姆立克急救法、拍背催吐法、支气管镜取出、气管切开术、药物治疗等方式处理。气管异物通常由进食过快、吞咽功能异常、咽喉反射减弱、呼吸道结构异常、神经系统疾病等因素引起。
1、海姆立克急救法
适用于意识清醒的成人或儿童,施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腹部,快速向上向内冲击膈肌,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操作时需注意力度,避免造成肋骨骨折或内脏损伤。若患者为孕妇或肥胖者,可采用胸部冲击法。
2、拍背催吐法
婴幼儿适用时将患儿俯卧于前臂,头部低于躯干,用手掌根部连续拍击肩胛区。成人可采取头低臀高位,他人用力拍击背部促使异物排出。该方法需在异物未完全阻塞气道时使用,若出现面色青紫应立即停止。
3、支气管镜取出
当异物位置较深或形状不规则时,需在喉镜引导下用异物钳取出。术前需局部麻醉,术后可能伴有短暂声嘶或咽喉不适。支气管镜检查能直接观察异物位置,同时处理可能存在的黏膜损伤。
4、气管切开术
针对完全性气道梗阻且其他方法无效的危急情况,通过环甲膜穿刺建立临时气道。该操作需要专业医护人员执行,后续需预防切口感染和气道狭窄等并发症。术后需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变化。
5、药物治疗
对于继发感染或黏膜水肿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祛痰,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减轻气道炎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控制细菌感染。药物不能直接清除异物,仅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发生气管异物后应立即停止进食,避免吞咽动作加重异物嵌顿。急救成功后需观察24小时有无迟发性呼吸困难,后续3天内选择流质饮食。预防方面应养成细嚼慢咽习惯,进食时保持专注,婴幼儿避免食用整粒坚果或粘性食物。反复发生呛咳者建议进行吞咽功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