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性脑病是什么
动脉硬化性脑病是指因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组织慢性缺血缺氧引起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步态异常和排尿障碍三联征。
1、病因机制
动脉硬化性脑病主要与长期高血压、糖尿病等导致的脑小动脉玻璃样变有关。脑白质弥漫性缺血缺氧引发髓鞘脱失,基底节区腔隙性梗死灶与脑室周围白质病变是典型病理改变。高龄、高脂血症、吸烟是重要危险因素。
2、临床表现
早期出现轻度执行功能障碍和记忆力减退,随病情进展出现步态不稳、尿急尿失禁等典型症状。部分患者伴有情绪障碍和假性延髓麻痹表现,晚期可发展为血管性痴呆。症状呈阶梯式进展,与阿尔茨海默病缓慢进展不同。
3、影像学特征
头颅MRI显示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心白质T2加权像高信号,伴有多发腔隙性梗死灶。CT可见脑白质低密度改变,脑室系统对称性扩大。这些改变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相关。
4、诊断标准
需结合典型临床表现、血管危险因素和影像学特征进行诊断。需排除正常颅压脑积水、阿尔茨海默病等其他痴呆类型。Hachinski缺血量表评分有助于鉴别血管性痴呆与退行性痴呆。
5、治疗原则
控制血压血糖等基础疾病是治疗核心,可遵医嘱使用尼莫地平片改善脑循环,奥拉西坦胶囊保护神经细胞,多奈哌齐片改善认知功能。康复训练对改善步态障碍有帮助,严重排尿障碍需泌尿外科干预。
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监测血压血糖,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和认知训练。家属应协助患者建立规律作息,预防跌倒和尿路感染。定期神经内科随访评估病情进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加重认知障碍,注意药物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