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开始长牙的症状
宝宝开始长牙时通常会出现牙龈红肿、流口水增多、咬东西、烦躁哭闹、低热等症状。长牙是婴幼儿正常的生理过程,多数症状会随着牙齿萌出逐渐缓解。
1、牙龈红肿
牙齿萌出时会刺激牙龈组织,导致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表现为牙龈发红、轻微肿胀。家长可用干净纱布蘸凉开水轻轻按摩牙龈,或提供冷藏的牙胶帮助缓解不适。避免使用含有酒精或薄荷的凝胶,可能刺激婴儿口腔黏膜。
2、流口水增多
长牙会刺激唾液腺分泌,但婴儿吞咽功能尚未完善,容易出现口水外流。家长需及时用柔软棉布蘸干下巴和颈部皮肤,预防口水疹。可给宝宝佩戴纯棉围兜并勤更换,保持皮肤长时间干燥。
3、咬东西
牙龈压力可通过咬硬物得到缓解,宝宝会主动啃咬玩具、手指等。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磨牙棒或冷藏过的胡萝卜条等食物,避免给予细小易碎物品防止误吞。定期用婴儿专用消毒湿巾清洁宝宝常咬的玩具。
4、烦躁哭闹
牙龈胀痛可能影响宝宝情绪,表现为夜间易醒、进食时哭闹。白天增加亲子互动分散注意力,睡前可进行温水浴放松。若持续哭闹超过3天或伴随其他异常,需就医排除中耳炎等疾病可能。
5、低热
部分宝宝长牙期间可能出现体温轻微升高,一般不超过38℃。保持室内通风,适当减少衣物散热,多喂母乳或温水。若体温超过38.3℃或持续24小时以上,需及时就诊排除感染性疾病。
长牙期间建议保持口腔清洁,每次喂食后用纱布清洁牙龈。选择宽口径奶瓶减少吸吮时牙龈压力,避免睡前含奶瓶睡觉。增加富含钙质的辅食如酸奶、豆腐,促进牙齿发育。若出现拒食、腹泻、高热等异常症状,或牙齿萌出时间明显延迟,应及时咨询儿科医生。观察记录牙齿萌出顺序和时间,定期进行儿童口腔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