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肝炎产妇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有什么
重症肝炎产妇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主要有凝血功能障碍、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产道损伤以及肝炎相关血管病变。重症肝炎可能导致肝脏合成凝血因子能力下降,增加产后出血风险。
1、凝血功能障碍
重症肝炎患者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受损,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肝炎病毒可能直接抑制骨髓造血功能,进一步加重凝血异常。产后出血时表现为血液不凝固或凝固缓慢,需及时补充凝血因子、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必要时使用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或凝血酶原复合物。
2、子宫收缩乏力
重症肝炎常伴随低蛋白血症和电解质紊乱,影响子宫平滑肌收缩功能。肝炎导致的代谢紊乱可能降低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临床表现为子宫质地柔软、轮廓不清,阴道流血呈阵发性增多。除常规使用缩宫素注射液外,可能需要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促进宫缩。
3、胎盘因素
肝炎病毒可能通过胎盘屏障引起胎盘绒毛间隙纤维蛋白沉积,导致胎盘粘连或植入。肝功能异常时雌激素代谢障碍可能影响胎盘正常剥离。产后出现胎盘滞留或部分残留时,需在超声引导下行清宫术,严重者需使用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辅助止血。
4、产道损伤
凝血功能异常使会阴、阴道或宫颈裂伤处难以形成有效血凝块。肝炎患者血管脆性增加,在分娩过程中更易发生多处撕裂伤。需立即缝合止血并局部应用吸收性明胶海绵,同时静脉滴注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抑制纤溶亢进。
5、血管病变
肝炎病毒可能引起门静脉高压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分娩时腹压骤变可能导致异位静脉破裂。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这种情况需紧急介入治疗,可能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降低门脉压力,或行血管栓塞术。
重症肝炎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出血量,每15-30分钟按压宫底观察子宫收缩情况。保持静脉通路通畅,备好血制品和急救药品。饮食应提供易消化的高热量流质,逐步过渡到低脂高蛋白饮食,严格控制钠盐摄入。绝对卧床期间每2小时协助翻身,预防压疮。心理上需加强疏导,减轻产妇焦虑情绪。所有治疗操作需严格无菌,避免交叉感染。出院后应定期复查肝功能、凝血功能和血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