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到什么程度做肾穿
肾炎患者出现持续性蛋白尿超过1克/天、血尿伴肾功能下降或病理类型不明时,通常建议进行肾穿刺活检。肾穿刺有助于明确病理类型、评估疾病活动度和指导治疗方案。
当肾炎患者尿蛋白定量持续超过1克/天,尤其伴有低蛋白血症或水肿时,提示可能存在肾小球基底膜损伤,此时肾穿刺可鉴别微小病变型肾病与膜性肾病等类型。若血尿伴随血清肌酐进行性升高,可能提示急进性肾炎或IgA肾病进展,需通过病理检查判断是否存在新月体形成。对于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但激素治疗无效者,穿刺可明确是否合并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难治性病理类型。部分患者出现不明原因急性肾损伤伴补体下降,需排除狼疮性肾炎或ANCA相关性血管炎等继发性肾炎。儿童患者出现持续性血尿蛋白尿且家族史阳性时,穿刺有助于诊断遗传性肾炎如Alport综合征。
存在严重出血倾向、孤立肾或肾脏体积明显缩小时应避免肾穿刺。多囊肾患者穿刺可能导致囊肿感染,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增加术后血肿风险。凝血功能异常者需提前纠正INR至1.5以下,血小板低于50×10^9/L需输注血小板。肾穿刺后需卧床制动24小时,监测血压和尿色变化,警惕迟发性出血。术后一周内避免剧烈运动,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
肾炎患者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在3-5克/天,优质蛋白控制在0.8-1克/公斤体重,避免高嘌呤食物加重肾脏负担。注意记录每日尿量和血压变化,预防呼吸道感染诱发疾病活动。适度进行步行、太极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劳累和脱水。定期复查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和肾脏超声,遵医嘱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出现眼睑浮肿、尿量骤减或血压急剧升高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