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获得性肺炎怎么治疗
社区获得性肺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氧疗、止咳化痰、补液支持、卧床休息等方式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免疫力低下、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
细菌性社区获得性肺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治疗前应进行痰培养或血常规检查明确病原体类型,避免盲目用药。若出现高热不退或呼吸困难加重需及时复诊调整用药方案。
2、氧疗
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患者需要鼻导管吸氧,严重者需使用无创呼吸机。氧疗期间需监测动脉血气分析,调整氧流量使血氧维持在92%-9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控制吸氧浓度以防二氧化碳潴留。
3、止咳化痰
咳嗽剧烈者可服用氨溴索口服溶液或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稀释痰液,配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减轻气道炎症。禁用中枢性镇咳药如可待因,以免抑制排痰。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有助于稀释呼吸道分泌物。
4、补液支持
发热患者需静脉补充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进食困难者可短期使用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监测尿量及皮肤弹性,老年人需警惕心力衰竭。口服补液时可选择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
5、卧床休息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活动。保持室内温度20-24℃、湿度50%-60%,每日通风2-3次。恢复期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但应避免剧烈运动直至胸片显示炎症完全吸收。
治疗期间应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蒸蛋、鱼汤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漱口3-4次。戒烟并避免接触二手烟,寒冷季节注意保暖。出院后需按时复诊,完成规定疗程的抗生素治疗,若出现反复发热或咳血应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需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