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丹毒是怎么回事
丹毒可能由皮肤破损感染、足癣继发感染、免疫力低下、淋巴循环障碍、慢性湿疹等因素引起,丹毒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局部湿敷、抬高患肢、物理治疗、手术引流等方式治疗。
1、皮肤破损感染
皮肤出现微小裂口或伤口时,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病原体易侵入真皮层引发感染。典型表现为边界清晰的鲜红色斑块伴灼热疼痛,可能伴随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临床常用青霉素V钾片、头孢呋辛酯片、阿奇霉素分散片等抗生素治疗,同时需每日用硫酸镁溶液湿敷患处。
2、足癣继发感染
未规范治疗的足癣患者易因搔抓导致皮肤屏障破坏,细菌经趾间糜烂面侵入引发丹毒。常见下肢片状红肿伴淋巴管炎红线,可能伴随淋巴结肿大。除口服盐酸特比萘芬片治疗原发病外,需联合使用罗红霉素胶囊、克拉霉素缓释片等抗菌药物,患肢需保持干燥清洁。
3、免疫力低下
糖尿病、HIV感染等导致免疫功能受损时,皮肤局部防御能力下降易诱发丹毒。皮损多呈进行性扩散,可能伴随脓疱或坏死。除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外,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必要时使用人血白蛋白增强抵抗力,避免接触污染水源。
4、淋巴循环障碍
乳腺癌术后或丝虫病等引起的淋巴水肿区域易反复发作丹毒。特征为橡皮样肿胀皮肤上出现暗红色斑块,可能伴随皮肤增厚。长期预防性服用苄星青霉素注射液,配合弹力绷带压迫治疗,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并静脉滴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5、慢性湿疹
长期搔抓慢性湿疹皮损会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深部感染。表现为原有湿疹基础上出现境界不清的弥漫性红肿,可能伴随渗液结痂。需停用糖皮质激素药膏,改用夫西地酸乳膏联合多西环素肠溶胶囊治疗,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后外敷莫匹罗星软膏。
丹毒患者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摩擦,每日监测体温和皮损变化。饮食需限制辛辣刺激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C片剂和锌制剂促进皮肤修复。下肢丹毒发作期间需绝对卧床并垫高患肢30度,恢复期可进行踝泵运动改善淋巴回流。所有治疗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足疗程使用,出现高热不退或皮肤坏死等情况需立即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