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起水疱是怎么回事
皮肤起水疱可能由摩擦刺激、接触性皮炎、带状疱疹、天疱疮、汗疱疹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护理、抗过敏治疗、抗病毒治疗、免疫抑制治疗等方式缓解。
1、摩擦刺激
长时间机械摩擦可能导致表皮与真皮层分离形成水疱,常见于手掌、足底等部位。表现为局部红肿后出现清亮疱液,伴随灼热感。无须特殊处理,保持清洁干燥即可,避免自行挑破以防感染。若水疱破裂可用碘伏消毒后覆盖无菌敷料。
2、接触性皮炎
接触过敏原或刺激物后引发的炎症反应,如毒藤、洗涤剂等。皮肤出现群集性小水疱伴剧烈瘙痒,可能扩散至接触部位周边。需立即用清水冲洗患处,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或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严重时可口服氯雷他定片。
3、带状疱疹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沿神经节分布区域出现成簇水疱。初期有灼痛感,2-3天后发展为黄豆大小疱壁紧张的水疱。需在发病72小时内使用阿昔洛韦片进行抗病毒治疗,疼痛明显者可配合普瑞巴林胶囊。
4、天疱疮
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表皮细胞间连接破坏,在正常皮肤上出现松弛易破的大疱,尼氏征阳性。可能伴随口腔黏膜损害。确诊需皮肤活检,治疗需长期服用醋酸泼尼松片,联合硫唑嘌呤片控制病情。
5、汗疱疹
手足对称性深在性小水疱,与精神因素、多汗症相关。水疱干涸后形成领圈状脱屑,易反复发作。保持患处通风干燥,急性期可用硼酸溶液湿敷,慢性期使用尿素软膏改善角质层状态。
日常需避免搔抓水疱,穿着透气棉质衣物减少摩擦。接触化学物品时佩戴防护手套,过敏体质者应记录可疑致敏物。带状疱疹患者需隔离至结痂,天疱疮患者需定期监测激素副作用。出现发热、疱液浑浊等感染迹象时须及时就医,所有外用药使用前应清洁患处,治疗期间观察是否有新发皮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