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外阴湿疹怎么办
女性外阴湿疹可通过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刺激物接触、使用外用药物、口服抗组胺药物、光疗等方式治疗。外阴湿疹通常由过敏反应、局部潮湿、内分泌失调、感染、精神因素等原因引起。
1、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1-2次,避免使用肥皂等碱性清洁剂。清洗后轻轻拍干,不要用力擦拭。选择纯棉透气内裤,避免穿紧身裤。夜间睡眠时可选择不穿内裤,保持会阴部通风干燥。
2、避免刺激物接触
避免使用含有香精、染料的卫生巾或护垫。不要使用沐浴露、泡泡浴等洗浴产品。洗衣时选择无添加剂的洗涤剂,并充分漂洗干净。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防止肠道细菌污染外阴。
3、使用外用药物
轻度湿疹可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弱效糖皮质激素。合并感染时可使用复方酮康唑乳膏。急性期有渗出时可先用3%硼酸溶液湿敷。药物使用前应清洁患处,薄层涂抹,每日1-2次。
4、口服抗组胺药物
瘙痒明显时可口服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第二代抗组胺药。夜间瘙痒影响睡眠者可选择具有镇静作用的苯海拉明片。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意可能出现口干、嗜睡等不良反应。
5、光疗
顽固性外阴湿疹可考虑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治疗前需排除光敏性疾病,治疗期间需保护眼睛和正常皮肤。一般每周治疗2-3次,8-12次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皮肤反应,出现红肿灼痛需立即停止。
日常应注意调节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海鲜等易致敏食物。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精神紧张。不要搔抓患处,以免加重皮损和继发感染。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久坐不动。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积极控制原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