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主要长在哪里
红斑狼疮的皮肤损害主要出现在面部、颈部、耳部、手臂及胸背部等日光暴露区域,典型表现为蝶形红斑或盘状红斑。
1、面部
面部是红斑狼疮最常累及的部位,尤其是双颊和鼻梁区域,可形成特征性蝶形红斑。这种红斑呈对称分布,边界清晰,表面可能有轻度鳞屑,通常不伴瘙痒但遇日光照射会加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面部红斑往往伴随发热、关节痛等全身症状。
2、颈部
颈部V字区是光敏感反应的常见部位,红斑狼疮患者此处可能出现红色斑疹或丘疹,与日晒密切相关。皮损可融合成片,部分会发展为慢性盘状皮损,中央萎缩伴色素沉着。需注意与光敏性皮炎鉴别,后者无系统性损害。
3、耳部
耳廓及耳周皮肤可出现环状红斑或糜烂性皮损,尤其在盘状红斑狼疮中多见。皮损边缘隆起伴脱屑,中央色素减退,可能遗留永久性瘢痕。耳部病变常提示疾病活动度较高,需警惕听力受损等并发症。
4、手臂
上肢伸侧和手背是红斑狼疮好发部位,表现为散在红色斑丘疹或环形皮损。手指关节伸侧可能出现紫红色斑块,称为Gottron征,需与皮肌炎鉴别。长期未控制的皮损可导致皮肤萎缩和毛细血管扩张。
5、胸背部
躯干部位常见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的环形或多环形皮损,边缘有细小鳞屑,愈合后不留瘢痕但有色素改变。部分患者会出现深部狼疮皮损,表现为皮下结节或斑块,好发于肩背和臀部,可能破溃形成溃疡。
红斑狼疮患者需严格防晒,选择SPF50+的广谱防晒霜并配合物理遮挡。避免使用刺激性护肤品,沐浴时水温不宜过高。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补充维生素D,注意观察皮损变化情况。急性期皮损可遵医嘱使用他克莫司软膏或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系统性症状需配合羟氯喹等免疫调节治疗。建议每3-6个月复查抗核抗体谱和补体水平,监测疾病活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