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开水烫伤起了水泡应该如何处理
被开水烫伤起水泡后,需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15-20分钟,避免刺破水泡,并用无菌敷料覆盖保护。烫伤处理主要包括降温、防感染和促进愈合三个步骤。
烫伤后第一时间用10-25℃流动冷水持续冲洗伤处,可减轻热力对深层组织的损伤。冲洗时水流压力不宜过大,避免冲破水泡表皮。若衣物与皮肤粘连,不可强行撕脱,应剪开周围衣物保留粘连部分。冲洗完成后用干净纱布或医用敷料轻轻覆盖水泡,禁止涂抹牙膏、酱油等异物。浅二度烫伤的水泡具有保护作用,自行吸收需3-5天,期间保持创面干燥清洁。若水泡直径超过3厘米或发生在关节等易摩擦部位,建议就医处理。创面出现红肿加剧、渗液浑浊、发热等感染征象时,需及时使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或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
烫伤恢复期应保持创面透气干燥,每日更换敷料时观察愈合情况。饮食需增加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摄入,促进组织修复。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及海鲜等易致敏食物。愈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瘙痒,切忌抓挠,可轻拍周围皮肤缓解。新生皮肤娇嫩,需防晒6个月以上,外出时使用物理防晒措施。若遗留色素沉着或瘢痕增生,可在愈合后3个月咨询皮肤科进行激光或药物干预。日常接触高温物品时建议佩戴防烫手套,热水器温度建议设定在50℃以下以预防烫伤发生。